close

警告開始起作用  


或許從這個月開始,寶寶能夠接受爸爸媽媽的警告了,這可是個好消息。當寶寶能夠接受父母的警告時,避開意外事故隱患的能力就提高了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
盡管我們提倡寶寶在實踐中認識事物,但絕不是說意外事故也要到實踐中去認識。我們不能讓寶寶把手伸到火中取得燒灼皮膚的教訓,更不能讓寶寶磕傷頭部來體會頭部不能承受創痛的教訓。


警告其實就是一道安全屏障,阻止寶寶實踐那些不能用實踐來認識的事物。  


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明白父母警告的含義,但還不能對父母的警告產生長久的記憶,更多的時候可能根本就沒聽進去。


安全教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,所以要經常警告,指向明確,不帶情緒,好懂易記,既不要弄得寶寶縮手縮腳,又不要放任寶寶臨近危險


安全警告屏蔽的是不安全的行為,而不是正常發育所需要的實踐探索。  


 


欣賞寶寶的破壞  


大多數寶寶都有這樣的經歷——見到什麽剪什麽。如果媽媽為此生氣,寶寶可能不承認是他幹的;如果媽媽和藹地問寶寶,東西是寶寶剪開的嗎?寶寶會高興地承認是我剪開的


如果媽媽問:東西是寶寶剪壞的嗎?寶寶不會輕易承認,因為寶寶已經知道字的含義了。寶寶天生就有討好媽媽的願望。


當寶寶知道他辦了件事,媽媽可能會生氣時,就開始隱瞞自己的行為,並逐漸養成說謊的習慣。沒有一個寶寶天生喜歡說謊,說謊一般都是此情此景、此時此刻被逼無奈才這麽做的。


寶寶把床單剪了一個大口子,不能說是件好事,但也不能說是壞事。寶寶學會使用剪刀了,至於該剪什麽,不該剪什麽,寶寶是不知道的。


把布單子剪開一個大口子,寶寶並沒有意識到他在做壞事。如果媽媽上來就劈頭蓋臉數落寶寶,寶寶會感到委屈。對於這麽大的寶寶來說,即使你明確告訴他不能做,他恐怕都難以服從。


耐心等待寶寶長大,適時、適度引導寶寶,保證寶寶性格、品行、精神健康發展。  


 


鼓勵寶寶  


父母要慷慨地鼓勵寶寶取得的任何進步,一種能力寶寶可能展現一百次了,但只要寶寶再次表演,父母依然要熱情飽滿地贊賞和鼓勵。如果敷衍了事,心不在焉,寶寶會有所察覺,在內心深處埋下虛偽的種子。


鼓勵能催人奮進,給人以力量。無論是普通員工,還是部門經理,都希望得到鼓勵。


無論怎麽努力都不能得到認可,就沒了努力的動力。獎章、獎狀、獎品、獎金等等,都是獎勵的形式,是對過去所做成績的一種肯定和鼓勵,成人需要,寶寶也需要。


整天聽到的就是批評,做什麽都不對父母的心思,總是被父母否定,寶寶或者沒了自信,或者破罐破摔,或者急功近利。學會鼓勵和贊賞寶寶,是父母的美德。  


 


不做發怒的父母  


對於這麽大的寶寶來說,父母發怒常會導致寶寶本能地采用迂回策略。


因為寶寶還沒有能力為自己辯白,又知道惹父母生氣沒有什麽好處,所以就迂回,不告訴父母實情。無論寶寶做了什麽壞事,都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一段小插曲,父母不要責怪寶寶。


只要對寶寶沒構成危險,就不要限制寶寶的行為,更不要總是斷言寶寶做了壞事。發怒本身是不自信的表現,父母總是沖著寶寶發怒,對寶寶、對自己都是一種傷害,學會克制是父母的修養。


如果父母總是對寶寶發怒,寶寶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,動輒發怒,將來有了寶寶,也很容易對自己寶寶發怒,沿襲著父母的教育方式。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,不要做常常發怒的父母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22個月寶寶的體格和體能評估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體格和體能評估  


體格評價指標  


父母對寶寶體格發育的評價,主要是根據身高和體重的測量結果。從醫學角度講,體格評價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問題,評價時要考慮年齡、性別、地區、時間等因素。


體格評價的指標也包含很多內容,身高、體重、坐高、頭圍、胸圍、上臂圍、大腿圍、小腿圍、皮下脂肪等。根據檢查的目的,還可能有肩寬、骨盆寬、骨骼等。


另外還有某些功能性的指標,如肌張力、肺活量、血壓、脈搏以及實驗室檢查項目。  


父母對寶寶體格發育的關註重點是身高、體重,其他指標則需要兒童專業保健人員進行評價。通常情況下,醫生根據身高、體重、頭圍、囟門四項指標,來初步判定寶寶生長發育情況。


這四項指標操作簡便,易於觀察,盡管不能全面反映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,但足以幫助我們了解寶寶發育的大致情況。如果這四項指標不正常,則需要進一步檢查,並進行專業評估。  


 


乳牙出全  


到了這個月齡,寶寶可以長1618顆乳牙了,但有的寶寶可能僅長10顆左右乳牙。乳牙生長存在很大個體差異性,媽媽不必著急。通常情況下,2歲半左右乳牙出齊,但有的寶寶直到3歲才能長全20顆乳牙。


而最後一顆乳牙的脫落,要等到12歲才能完成。  


媽媽要註意保護寶寶的乳牙,乳牙是恒牙的基礎,乳牙期的蛀牙,不但會給寶寶造成相當大的痛苦,還會影響以後恒牙的生長。不要因為乳牙早晚要被恒牙取代,就忽視對乳牙的保護


。乳牙對寶寶的健康意義重大,沒有健康的牙齒,不但會引起咀嚼障礙,還會影響正常發音。  


這個月齡段的寶寶有著強烈的模仿欲,這正是培養寶寶刷牙的最佳時期,父母要以身作則,飯後用清水漱口,早晚要刷牙,還要定期到口腔科進行牙齒健康檢查和保健。  


 


牙齒生長發育規律  


牙齒生長發育經歷四個階段:發生、發育、鈣化、萌出。牙齒的生長發育,是長期、連續性的,同時又有階段性。  


——寶寶的乳牙胚,早在胚胎7周就開始形成,到胚胎10周,所有的乳牙胚都已經形成了;  


——2歲半左右基本完成乳牙的生長;  


——乳牙從6歲開始逐漸脫落,直到12歲,所有乳牙全部脫落,代之以恒牙;  


——恒牙胚早在嬰兒3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了,直到幼兒34歲時完成;  


——恒牙從6歲開始生長,12歲左右基本替換掉所有的乳牙。  


 


牙列間隙  


寶寶長出不少乳牙了,可牙與牙之間有裂縫,不是一個緊挨一個,每個牙之間都有一條縫隙。這樣的情形,需要做牙齒矯正嗎?不需要。


乳牙時期,牙齒間有縫隙是正常的,不需要醫治。恒牙時期,兒童牙齒排列不整齊,咬合關節錯位,有牙縫,是應該盡早做牙齒矯正的。間隙型乳牙列的發生率高達70%90%,無間隙型或閉鎖型乳牙列所占比例很少。


根據乳牙列間隙位置不同,分為靈長間隙、發育間隙和混合間隙三種類型。  


靈長間隙,在靈長類動物中大多都能見到,故名;  


發育間隙,牙與牙之間隨發育而出現的間隙;  


混合間隙,靈長間隙和發育間隙同時存在,發生率最高。  


乳牙間隙不需要醫療幹預。乳牙列間隙為什麽發生率這麽高,一定有它的道理,就是說這可能有生理意義,盡管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,但可以肯定,如此大的發生率,一定有正面的意義。


有學者認為,間隙型乳牙比無間隙型乳牙更有利於恒牙的正常排列,利於恒牙咬合功能的正常形成。  


 


自如自在地跑  


能夠自如自在地跑步,跑跑停停,並學會了奔跑。寶寶會借助不同高度的物體爬向高處,拿到他要的東西。


所以媽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,按照寶寶在平地上所能夠到的高度,或蹬一個小板凳的高度,放置讓寶寶夠不到的物品了。


寶寶開始喜歡蹦蹦跳跳的遊戲,可在地上畫不同距離的線,讓寶寶跳格子,和寶寶做烏龜和兔子賽跑的遊戲,鍛煉寶寶蹦跳的能力。  


 


從高處跳下來  


寶寶有膽量,也有能力從高的物體上跳下來。所以,只要是寶寶能夠上去的地方,寶寶都有可能勇敢地往下跳。這是引起寶寶從高處摔下的危險因素之一,父母要充分考慮到這點。


當寶寶爬高時,要囑咐寶寶不能從過高的物體上跳下來,會摔傷的。如果讓寶寶練習從高處往下跳,最好在地板上放置軟墊。  


 


還不能拔高跳  


通常情況下,這麽大的寶寶還不能拔高跳。運動能力非常強的寶寶可能跳上10厘米左右的高度。如果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,不必訓練,因為從低處往高處跳,很容易被高出的臺階或物體絆倒,把門牙磕掉可是令人傷心的事。  


原地跳遠、擡腳踢球  


如果寶寶上個月就能夠原地起跳了,這個月可能又長了新本事,已經不僅僅是原地起跳,還能原地跳遠了。如果上個月就能原地跳遠了,這個月會跳得更遠。運動能力強的寶寶,可能會在奔跑中向前跳。


寶寶站在原地,擡起腳把球踢出去,對於這麽大的寶寶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果果體能發育很好,1歲半就能在海灘上擡腳踢球了,那姿勢還挺像普拉蒂尼罰任意球。  


 


自由上下樓梯  


寶寶已經能夠自由上下樓梯,但上下比較陡峭的樓梯,最好還是牽著寶寶的手。寶寶腿的長度可能還達不到一步一個臺階,平衡能力還在發展和完善中。陡峭的樓梯,或階梯跨度比較大的,寶寶在下樓梯時有滾梯的可能。


有的寶寶可能橫著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下,不能就此認為寶寶運動能力落後。有的寶寶直到2歲半才會自由下樓梯。  


 


彎腰撿物  


上個月寶寶可能就會彎腰撿東西了,但蹲下撿東西會讓寶寶感覺更安全,所以寶寶多采取蹲下的辦法,撿起地下比較小的東西。現在寶寶沒這樣的擔心了,因為寶寶已經能夠自如地彎下腰來撿東西,而不至於向前摔倒。
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1
10個月寶寶偏食不是病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病理性偏食很少見  


這個月齡的寶寶,很少會發生病理意義上的偏食,更不會真正得什麽厭食癥。偏食多是一時性的,是寶寶對新味道還不能馬上接受。


父母要耐心等待,這是避免寶寶偏食、厭食的最好方法和成人一樣,寶寶也有飲食上的偏好。飲食偏好就是比較喜歡某種食物,這不能被視為偏食。


這種偏好與家里飲食習慣有關,多數寶寶比較偏好甜食,也有不少寶寶喜歡脂類食物。脂類可以釋放出芳香的味道,聞起來讓人感到香噴噴的,比甜類食物更能引起寶寶食欲。  


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太偏好了,就會拒絕另一些食物,這樣就發展成偏食了。偏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,而均衡的營養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。


所以,父母要適當調整寶寶對某種飲食的過度偏好,避免偏食現象發生。


父母不要拒絕寶寶進廚房,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讓寶寶參與到做飯中來,會引起寶寶極大的興趣,不但培養寶寶熱愛勞動的品德,還會讓寶寶對多種飯菜產生興趣,吃的願望增強,偏食就更不可能發生了。  


 


為什麽餓著不吃  


吃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充饑,寶寶把吃賦予了更深一層意義,當這層意義沒有了,寶寶就會餓了也不吃。


如果寶寶不能像原來那樣,自己拿飯勺吃飯,也吃不著媽媽做的飯菜了,看不到爸爸媽媽一家人坐在一起了……寶寶就失去了吃飯的溫暖與快樂。很多問題都不是寶寶的問題,而是父母餵養的結果。


如果爸爸媽媽能深刻理解寶寶給吃飯賦予的親情價值,並和寶寶一起譜寫吃飯的親情樂章,寶寶吃飯問題就會減少許多,偏食的可能性也就會減少許多,進食障礙的寶寶就會減少許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